chapter68

    因为在这10人中,成绩最佳、天赋最好、也最适合从事研究工作的人,会被分到各大研究所的a组——即一线攻破部门——以助手研究员的身份,他们需要老老实实地工作上三年,然后只要不出太大的差错,就可以得到转正的机会,成为一级研究员,正式参与一部分文献的解密工作。

    而成绩能力次一点的人,则会被分到b组,这个部门的日常主要工作,就是收集和整理a组人员所提供的破译资料,然后将其交接给再次一级的部门,由他们再次进行整理,然后公布出去。

    b组的任务主要是文书方面,对内部研究员的要求不算很高,能掌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就足够胜任。

    因为准入条件比较低,所以b组的竞争与a组相比,反而更激烈的。每年各大研究所都会通过学校保送的方式,取50个毕业生为助手研究员,然后在两年实习中以末位淘汰的方式,将二级研究员的名额最终卡在15名。

    而那些连保送资格都没有,或者在研究所实习时期被刷下来的人,则会进入各大中小院校,以古文化老师的身份,继续发挥自己的热量。

    因为就在不久前,联邦已经通过了《古文化复兴法》,古地球时代历史将正式融入联邦历史之中,并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即将从小学开启的新联邦历史课,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一种鼓励环境下,古文化研究方向的学生,毕业后可选择的路又多了一条。甚至于可以说,等待他们的,将会是对他们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,和各大中小院校频繁抛出的橄榄枝。联邦出台这项法案的立意确实是很好。

    教书育人,传承薪火,这样的未来对于普通人而言,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但对于绝大多数高考成绩很理想,却抛弃了原来所选的热门专业和美好前景,改选古文化研究方向,希望能够有所作为,名留青史的那些学生来说,最后混不进研究所,只能当个老师,这样的结局实在是太过于失败。

    就比如现在正等待着排名出炉的这将近100名古文化研究方向的学生,除了极个别几个混吃等死以外的,其他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奔着毕业后保送的那10个名额来的。

    进入研究生a组的竞争就已经足够激烈了,更何况还有一位古文化大师的儿子也在今年入学……如果不能比他学得更好更有悟性,那就只能是白白将那本来就很少的名额又让出去一个。

    对自己有信心,气量也大的人对此倒并不在意,但朱如凰却难以容忍有人站在比她还要高的位置上,抢走自己原本唾手可得的东西。

    与其他人不同,她选择古文化研究专业并非出于梦想热情之类美好的字眼,而是纯粹为了其背后可以带来的价值。

    毕竟无论什么时代,当变革之风刮起的时候,第一批积极去吃螃蟹的人所能得到的回报和资源,绝对是后继者永远不可能达到的高度。

    她会有这种考虑,都是出自于她父亲的引导。